大连Nature再双发:揭秘肠道免疫与食物代谢-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Nature再双发:揭秘肠道免疫与食物代谢

发布时间:2020-05-29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Nature再双发:揭秘肠道免疫与食物代谢、肠道干细胞的关系

今天是第1006期日报。

Nature:肠道免疫细胞参与食物代谢

Nature[IF:41.577]

① 整合素β7+天然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天然IEL)分散在整个小肠上皮细胞层,调节全身代谢;② 缺乏天然IEL的小鼠代谢极度活跃,在喂食高脂和高糖饮食时,对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性;③ 天然IEL缺乏对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依赖于肠降血糖素GLP-1;④ IEL通过控制GLP-1受体的表达,来调控GLEL-1的生物利用度;⑤ IEL的调控作用在食物短缺情况下提供了生存优势,但当今高脂、高糖饮食情况下却带来了健康负担。

Gut intraepithelial T cells calibrate metabolism and accelera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01-31, doi: 10.1038/s41586-018-0849-9

【主编评语】机体对食物的代谢受到精密的调控。哈佛医学院何顺及Swirski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整合素β7+天然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天然IEL)可通过调节肠降血糖素GLP-1,影响营养物质代谢。该结果对阐释营养物质代谢调控、探究一系列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具有参考价值。(@小肠)

Nature:IL-22促进肠道干细胞DNA修复

Nature[IF:41.577]

① 模型小鼠中,缺少白介素(IL)-22信号的肠道干细胞(ISC),在致癌物引发DNA损伤后,无法有效进行DNA损伤修复(DDR),增加肿瘤易感性;② 稳态下,IL-22促进ISC中激酶ATM表达,以诱导DDR及下游促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的效应分子p21和Puma等表达;③ 植物素硫代葡萄糖苷的代谢物(有的有基因毒性)是芳香烃受体配体,能促进肠道3型天然淋巴细胞和γδ T细胞生成IL-22;④ 吃不含硫代葡萄糖苷食物的小鼠,IL-22生成减少,肠上皮DDR通路受损。

Interleukin-22 protects intestinal stem cells against genotoxic stress
01-30, doi: 10.1038/s41586-019-0899-7

【主编评语】肠上皮每天都要接受来自食物和菌群的各种各样代谢物的“洗礼”,有些代谢物具有基因毒性,能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为了应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肠上皮中的干细胞必须活化DNA损伤修复(DDR)通路,来维持自身基因组的稳定性,并在必要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减少突变和癌症发生。Nature上线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中特定免疫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IL-22,在诱导肠道干细胞DDR通路活化中的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十字花科植物富含的植物素硫代葡萄糖苷,其代谢物可激活这些免疫细胞上的感受器芳香烃受体,促进IL-22生成,从而使肠道干细胞的DDR通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限制DNA突变引发的不良后果。(@李丹宜)

Nature子刊:被忽视的巨大噬菌体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两种非洲狒狒以及丹麦猪的肠道菌群中,普遍存在>540kb的巨大噬菌体 Lak噬菌体;② Lak噬菌体感染普雷沃菌属;③ Lak噬菌体使用特殊的密码子,编码基因之间的间距大,可表达多达35种tRNA,其中有一些含有功能未知的内含子;④ 噬菌体基因型具有个体特异性,肠道中噬菌体类群结构会不断变化;⑤ 通过同源重组,9株狒狒Lak噬菌体基因具有高度混合性;⑥ Lak噬菌体广泛分布于含有普雷沃菌属的肠道环境,可能是常见但被忽视的人类和动物肠道微生物。

Megaphages infect Prevotella and variants are widespread in gut microbiomes
01-28, doi: 10.1038/s41564-018-0338-9

【主编评语】噬菌体对肠道细菌结构、营养分配、细菌进化等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哺乳动物肠道中发现了一种巨大噬菌体,该噬菌体的基因结构较特殊,可能拥有尚未被阐释的特殊生物特征,值得参考。(@小肠)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9764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