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然医学》:食物过敏,肠道菌群逃-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自然医学》:食物过敏,肠道菌群逃

发布时间:2020-05-31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自然医学》:食物过敏,肠道菌群逃不了干系

今天是第990期日报。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可介导婴儿的牛奶过敏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给无菌小鼠移植婴儿粪菌,健康婴儿的菌群可预防小鼠发生牛奶过敏(CMA),而CMA婴儿的菌群无此保护作用;② 58个OTU在健康和CMA婴儿粪便中存在丰度差异,受体小鼠粪菌中也有相似差异;③ 两组小鼠的回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不同,回肠菌群组成的差异与粪便菌群相似,提示回肠细菌可能调控宿主代谢和免疫从而影响食物过敏;④ 分析回肠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菌群OTU的关系,结合单一定植实验,鉴定出产生丁酸的梭菌属粪厌氧棒状菌对CMA起保护作用。

Healthy infants harbor intestinal bacteria that protect against food allergy
01-14, doi: 10.1038/s41591-018-0324-z

【主编评语】西方社会中,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在近几十年显著上升。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小鼠粪菌移植和关联性分析,证实肠道菌群可调节小肠基因表达、影响宿主的牛奶过敏易感性,并鉴定出产生丁酸的梭菌属细菌粪厌氧棒状菌(Anaerostipes caccae)可对牛奶过敏起保护性作用。该研究为菌群与食物过敏的因果性关系提供了关键证据,说明靶向菌群治疗食物过敏的疗法具有可行性。(@mildbreeze)

Science新闻:肠道菌群,你的微生物“生命之钟”

Science[IF:41.058]

① 研究者使用机器学习分析了1165名健康人的3600多个肠道菌群样本,初步锁定了90%样本中均含有的95种细菌;② 其中有39种细菌与年龄预测明显相关,算法预测的年龄可精准到4岁以内;③ 随年龄增加,霍氏真杆菌等变得丰富,而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普通拟杆菌会减少;④ “菌群老化时钟”不仅能预测人体年龄和衰老速度,也可用于研究饮食、抗生素等物质对人体衰老和健康的影响;⑤ 这种菌群时钟特征的普遍性,以及其与衰老的因果关系,仍需深入研究。

The bacteria in your gut may reveal your true age
01-11, doi: 10.1126/science.aaw6459

【主编评语】Science上周发表的新闻对bioRxiv上一项预印版的研究进行了报道(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8/12/28/507780),该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组成预测人体年龄,误差在4岁以内,或许可作为标志物用于衰老相关研究。虽然因果性仍待更多研究阐明,但肠道菌群与衰老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已无法否认。(@mildbreeze)

Nature子刊:NLRP12在细菌耐受和病原体定植抵抗中的双面作用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单核细胞中,NLRP12可螯合分子伴侣HSP90,阻断其对NOD2的稳定作用,促进NOD2被蛋白酶体降解,从而增强对细菌胞壁酰二肽(MDP)的耐受性;② NLRP12核苷酸结合结构域邻近的连接区,介导了NLRP12与NOD2的互作;③ NLRP12基因缺陷无法抑制MDP诱导的NF-κB和随后的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④ 从而使单核细胞丧失对MDP的耐受,增强NOD2介导的炎性单核细胞募集,伴随肠上皮中干扰素刺激基因表达升高,使小鼠对鼠柠檬酸杆菌的肠道定植有更强的抗性。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NOD2 by NLRP12 in monocytes promotes bacterial tolerance and colonization by enteropathogens
2018-12-17, doi: 10.1038/s41467-018-07750-5

【主编评语】NLRP12基因缺陷可引起一种周期性浆膜炎的自身免疫病,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NLRP12经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讲解NOD2,促进单核细胞对细菌的耐受性,而其基因缺陷可使单核细胞丧失对细菌分子的耐受性,增强自身炎症疾病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粘附性肠道致病菌的定殖抗性。可以说,粘附性的肠道致病菌利用了宿主对共生菌群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定殖和感染。(@mildbreeze)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31765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