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克制耐药菌,菌群有武器 热心肠日
克制耐药菌,菌群有武器
今天是第977期日报。
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有望用于清除耐药性致病菌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IF:10.79]
① 未曾暴露于抗生素的菌群,对耐药性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临床菌株有抑制作用;② 该抑制作用涉及结肠近端的酸化,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介导的细胞内酸化过程的激活;③ 高浓度的SCFA以及酸性环境,可抵消O2 和NO3呼吸作用为肠杆菌科增殖提供的适宜环境;④ 重建产SCFA的菌群有助于清除肠腔内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有望成为清除抗生素耐药性致病菌的潜在治疗手段。
Inhibiting antibiotic-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by microbiota-mediated in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2018-12-18, doi: 10.1084/jem.20181639
【主编评语】肠杆菌科致病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感染治疗有效性的。本研究发现,正常肠道菌群对肠杆菌科致病菌的定殖抗性,部分来源于短链脂肪酸介导的细胞酸化作用,而重建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耐药肠杆菌。本文结果对研究定殖抗性的作用机制、研发抗感染疗法、控制抗生素耐药性都有借鉴价值。(@小肠君)
何处寻觅新型抗生素?(综述)
Biotechnology Advances[IF:11.452]
① 通过基因组挖掘和功能筛选,在2014-17年间发现了131种抗细菌分子,分别来动植物、昆虫免疫系统以及土壤/根系、海洋、极地、瘤胃和肠道微生物;② 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药物研发迫在眉睫;③ 在寻找潜在抗菌物质的同时,采取立法、行政措施保护国家遗传资源,确保利益共享;④ 合成生物学技术手段在药物生产、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可发挥作用;⑤ 进一步管控抗生素耐药性,有赖于研发窄谱抗菌药物、噬菌体疗法、药物轮替以及加强耐药性监测。
Hidden antibiotics: Where to uncover?
2018-10-17, doi: 10.1016/j.biotechadv.2018.10.008
【主编评语】新抗菌物质和抗感疗法的研发迫在眉睫。通过回顾2014-2017年间发现的131种新抗菌分子,本综述总结了寻找抗菌物质的方法,强调了宏基因组数据分析在定位潜在抗菌分子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归纳了合成生物学、噬菌体疗法、窄谱抗菌药物研发等技术在治疗感染、防控抗生素耐药性过程中的潜在价值。本文对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管控抗生素耐药性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Cell:肠-脑轴如何连接食物与行为
Cell[IF:31.398]
① 动物通过适应性行为响应食物摄取,肠-脑轴可能在相关的行为调节中起作用;② 鉴定出秀丽隐杆线虫的肠道5-羟色胺能神经元NSM可被食物摄取激活;③ 发现2种新型且保守的酸感知离子通道(ASIC)DEL-7及DEL-3,介导了食物摄取引起的NSM神经元活化;④ 当线虫进食时,激活NSM神经元可减缓其运动速度;⑤ DEL-7上的特定点突变可改变NSM神经元的动态及相关的线虫行为动态。
ASICs Mediate Food Responses in an Enteric Serotonergic Neuron that Controls Foraging Behaviors
2018-12-14, doi: 10.1016/j.cell.2018.11.023
【主编评语】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线虫中鉴定出了一种肠道5-羟色胺能神经元NSM,可被食物摄取激活,从而调节线虫的行为,而食物摄取对神经元的激活是由两种酸感知离子通道(ASIC)所介导的。(@沈志勋)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01767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