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全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代谢引发脂-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全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代谢引发脂

发布时间:2020-06-23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全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代谢引发脂肪肝

今天是第787期日报。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引发脂肪肝

Nature Medicine[IF:29.886]

① 分析脂肪肝患者的粪便宏基因组、分子表型组学(肝转录组、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和临床表型;② 患者肠道菌群基因丰富度低,菌群的膳食脂质代谢、内毒素、芳香族和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能力增强;③ 与此一致的是患者的代谢组特征,肝脏中免疫炎症等基因表达增强;④ 粪菌移植实验表明肠道菌群可引发脂肪肝,长期摄入苯乙酸(PAA,菌群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的一种产物)也有相似作用;⑤ 基于分子表型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建模可准确预测脂肪肝情况。

Molecular phenomics and metagenomics of hepatic steatosis in non-diabetic obese women

06-25  DOI: 10.1038/s41591-018-0061-3

Nature子刊:1型糖尿病与乳糜泻的共同风险因素(综述)

Nature Immunology[IF:21.506]

① 1型糖尿病与乳糜泻共享部分遗传风险因素,包括HLA基因(HLA-DQ2、HLA-DQ8),以及某些非HLA基因,例如与T细胞活化相关的CTLA4及IL2RA基因;② 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以及菌群的改变,均是1型糖尿病及乳糜泻的环境风险因素,但具体的机制尚未明确;③ 在乳糜泻中,细菌或病毒感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伴随着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改变先天性免疫反应以及谷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应答;④ 在1型糖尿病中,上述变化可能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

Common ground: shared risk factors for type 1 diabetes and celiac disease

06-20  DOI: 10.1038/s41590-018-0130-2

IBD患者能否应答抗TNF-α疗法的预测因素

Gut[IF:16.658]

① 对来自多个队列IBD患者的结肠活检样本中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② 浆细胞比例可作为IBD患者对抗TNF-α疗法是否应答的生物标志物,并在2个独立队列中进行验证;③ 利用炎症活检样本中的浆细胞分数预测IBD患者对抗TNF-α疗法的不应答,AUC为82%;④ 在对抗TNF-α疗法不应答的患者中,炎症性巨噬细胞增加与TREM-1及CCR2-CCL7轴表达上调相关;⑤ 血液基因表达分析鉴定出,基础TREM-1下调可作为IBD患者对抗TNF-α疗法不应答的标志物,AUC为94%。

Cell-centred meta-analysis reveals baseline predictors of anti-TNFα non-response in biopsy and blood of patients with IBD

04-04  DOI: 10.1136/gutjnl-2017-315494

绝对定量菌群丰度的新方法

Microbiome[IF:8.496]

① 向样品中加入合成的嵌合体DNA作为内参,可定量计算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绝对丰度,并在不同来源样品间进行比对;② 嵌合体DNA的引物结合位点、插入序列的CG含量对应相应的扩增子序列,以质粒为载体被加入样品;③ 该方法会影响菌群种系结构的计算,在相对丰度减少的情况下,特定菌群的绝对丰度可能维持稳定甚至增加;④ 利用该方法,发现18S和ITS扩增子可能分别高估和低估了土壤中的霉菌数量;⑤ 最好通过预实验来选择内参的加入量。

Absolute quantitation of microbiota abundance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06-09  DOI: 10.1186/s40168-018-0491-7

SIV感染后先出现肠道屏障损伤,后发生粘膜免疫失调

Mucosal Immunology[IF:7.478]

① 恒河猴直肠内感染SIV后,纵向分析粘膜及全身的T细胞活化、菌群易位、Th17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并对结肠蛋白组进行分析;② SIV感染后3-14天内,HLA-DR+ T细胞活化增加,外周连蛋白减少,SIV感染14天后开始出现菌群易位;③ 外周及粘膜Th17细胞的缺失发生在SIV感染后14-28天内,未发现肠道中性粒细胞积累;④ 在SIV感染3天后,与上皮结构相关的蛋白下调;⑤ 结果提示肠道上皮损伤发生在黏膜免疫失调之前。

Intestinal damage precedes mucosal immune dysfunction in SIV infection

06-15  DOI: 10.1038/s41385-018-0032-5

益生菌如何影响食欲及代谢(综述)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IF:3.328]

① 在动物模型中,益生菌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甘油三酯,增加短链脂肪酸,降低脂肪细胞大小;② 在部分人体试验中,益生菌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脂肪肝指数,但也有部分试验发现益生菌无法改善胆固醇水平;③ 在动物模型中,益生菌可降低血糖,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在人体试验中,益生菌对血糖的调节存在争议;④ 在动物模型中,益生菌可减少猪及斑马鱼的食物摄入,并可改善食源性肥胖小鼠模型的瘦素抵抗。

Influence of Probiotics Administration on Gut Microbiota Core: A Review on the Effects on Appetite Control,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06-02  DOI: 10.1097/MCG.0000000000001064

Infloran?益生菌或增加极早产儿的NEC风险

Beneficial Microbes[IF:2.923]

① 选取516名胎龄在23周-28周之间的极早产儿,其中346名服用Infloran?益生菌产品(包含嗜酸乳杆菌菌株及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菌株),170名为对照组(历史队列);② 在服用益生菌的时期内,血液培养中无法分离出益生菌菌株;③ 服用益生菌与Ⅱ级以上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增加相关,在校正性别、胎龄、产前类固醇水平、母乳喂养等因素后,仍存在显著关联;④ 服用益生菌与晚发性败血症(LOS)及葡萄球菌败血症的发病率降低相关。

Increased incidenc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ssociated with routine administration of Infloran? in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06-11  DOI: 10.3920/BM2017.0098

益生菌抗焦虑?还不能定论

PLoS ONE[IF:2.806]

① 纳入22项临床前研究(共743只动物)及14项临床试验(1527名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分析益生菌在抗焦虑中的作用;② 总体上,益生菌显著减少了动物的焦虑样行为,亚组分析显示益生菌仅减少了疾病(包括高血氨症、DSS诱导结肠炎等)动物的焦虑样行为;③ 在物种水平的益生菌分析揭示,仅有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抗焦虑作用;④ 在人体试验中,益生菌并未显著减少焦虑症状,并且在健康人及患者(包括IBS、癌症、情绪低落)中均无抗焦虑作用。

The anxiolytic effect of probio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literature

06-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9041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沈志勋,小肠君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625 肠道菌群影响代谢平衡,免疫通路竟是传话筒?

0624 看不见的硝烟:霍乱病菌劫持共生菌,加剧肠道感染

0623 肠道菌群:连接营养与健康的桥梁

0622 能治病的天然产物,也许就在我们的共生菌群中

0621 麸质/小麦敏感:吃完面食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0620 调节细胞因子治肠炎,根子还是在菌群

0619 肠脑轴:心理学过程的背后藏着菌群的身影?

0618 读大牛综述,过充实端午~

0617 多吃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好,身体也好~

0616 治便秘新思路:调节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23788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