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多吃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好,身体也好~-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多吃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好,身体也好~

发布时间:2020-06-24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多吃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好,身体也好~

今天是第778期日报。

一文读懂:膳食纤维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和健康(必读综述)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4.946]

① 膳食纤维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健康,增加其多样性和功能;② 膳食纤维及其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促进粘液生成和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肠腔内的氧含量、维持免疫系统健康;③ 对炎性肠病、结直肠癌、慢阻肺、哮喘、肥胖和糖尿病等免疫和炎症相关疾病均有益;④ 膳食纤维还能结合并调节营养物质和胆汁酸的吸收和代谢,其菌群代谢产物阿魏酸也对身体有益;⑤ 推荐每天50g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但具体数值应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The Impact of Dietary Fiber on Gut Microbiota in Host Health and Disease

06-13  DOI: 10.1016/j.chom.2018.05.012

Cell子刊:为啥垃圾食品这么诱人?

Cell Metabolism[IF:18.164]

① 拍卖实验中,参与者观看熟悉度、喜爱度和热量相同的三类零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图片,发现参与者倾向于为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支付更多;② fMRI扫描表明,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更能激发大脑奖赏中枢的神经回路,这种加强的奖赏与背侧纹状体和背内侧丘脑等区域的响应相关;③ 三类食物中,参与者能更准确的评估脂肪类食物的能量密度,与大脑的视觉区(梭状回)和价值区(腹内侧前额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相关。

Supra-Additive Effects of Combining Fat and Carbohydrate on Food Reward

06-14  DOI: 10.1016/j.cmet.2018.05.018

JAMA子刊:剖腹产与后代5岁时BMI的关联

JAMA Pediatrics[IF:10.251]

① 选取8070名产妇及对应的16140名后代(每个母亲2个后代),收集后代的出生方式及在5岁时的身高体重指数(BMI)信息;② 所有后代的平均BMI z分数为0.48,共有3204名(19.9%)后代是剖腹产出生的;③ 对于后代均为顺产出生的母亲,后代平均BMI分数为0.45,对于后代1个顺产1个剖腹产出生的母亲,后代平均BMI分数为0.51,对于后代均为剖腹产出生的母亲,后代平均BMI分数为0.63;④ 家庭内分析结果显示,剖腹产与后代5岁时更高的BMI无显著关联。

Association of Cesarean Delivery With Body Mass Index z Score at Age 5 Years

06-11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8.0674

浙大虞云龙等:养猪场是抗生素耐药致病菌的潜在来源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6.065]

① 宏基因组分析抗生素抗性基因(ARG)、人类致病菌(HPB)和抗生素耐药HPB(ARHPB)从猪饲养场到周围溪流和农业土壤的传播;② 抗生素残留可能主要迁移到河流沉积物和温室土壤中;③ 猪饲养场的四环素抗性(TCR)基因可能主要传播到河流沉积物中,河流的下游和河口的河水中发现了高丰度的MDR基因;④ 所有样品中有超过一半的ARB分离物是潜在的ARHPB物种,猪的污水和粪便处理途径中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多重耐药(MDR) HPB物种。

Dissemin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nd human pathogenic bacteria from a pig feedlot to the surrounding stream and agricultural soils

05-29  DOI: 10.1016/j.jhazmat.2018.05.066

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益生元对IBD的疗效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IF:4.518]

① 纳入5项临床前试验(共包括88只大鼠)进行荟萃分析,分析补充益生元对IBD的影响;② 5项研究中使用的益生元分别为:短链低聚果糖、活性己糖相关化合物、羽衣甘蓝及木瓜、魔芋低聚糖、低聚果糖+抗性淀粉;③ 所有研究中均报道了益生菌组大鼠粪便或结肠中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的增加;④ 益生菌显著降低了诱导IBD大鼠模型中的结肠损伤分数,增加了结肠中短链脂肪酸的水平,并改善了部分氧化应激及炎症相关指标。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eclinical trials demonstrate robust beneficial effects of prebiotics in 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06-07  DOI: 10.1016/j.jnutbio.2018.05.016

慢性肾病患者或应慎用特定益生菌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IF:3.144]

①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30例慢性肾病(CKD)患者分为两组,每天服用益生菌组合(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或安慰剂,干预三个月,评估益生菌对尿毒症毒素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影响;② 尿毒症毒素不受益生菌的影响,益生菌组中促炎的IL-6水平显著升高(15.6到23.0pg/mL),安慰剂组吲哚-3-乙酸水平降低;③ 基线时,硫酸对甲酚与尿素正相关,氧化三甲胺与C反应蛋白正相关;④ 补充益生菌对非透析CKD患者没有预期的益处。

Effects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and uremic toxins in non-dialysis chronic kidney patien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05-26  DOI: 10.1016/j.jff.2018.05.018

华大基因等:植物-固氮菌共生的进化机制

Science[IF:37.205]

① 根瘤菌共生固氮仅在豆目、葫芦目、山毛榉目和蔷薇目的部分植物中存在,植物控制结瘤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② 完成了10种非结瘤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已有的结瘤或非结瘤植物基因组一起,共37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③ 比较各植物基因组中结瘤起始因子(NIN)、感染、根瘤发育和共生体形成相关的20余基因的获得和丢失事件;④ 发现NIN和感染相关的RPG基因丢失在非结瘤植物中非常常见,可能对调节植物根瘤共生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Phylogenomics reveals multiple losses of nitrogen-fixing root nodule symbiosis

05-24  DOI: 10.1126/science.aat1743

Nature:被严重低估的土壤细菌次级代谢产物

Nature[IF:40.137]

① 宏基因组方法得到了来自于酸杆菌门、疣微菌门、Roku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接近完整的376株土壤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② 从中鉴定得到>1500个新的生物合成基因簇(BGC),其中有>320个BGC可能具有合成新型抗生素的能力;③ 这些BGC可分为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PRS)型、聚酮合成酶(PKS)型或者NRPS-PKS混合型,来源于酸杆菌门细菌的数量最多;④ 宏转录组分析显示这些BGC基因和双组分系统、转录激活、抗性和铁调控相关基因共表达。

Novel soil bacteria possess diverse genes for secondary metabolite biosynthesis

06-13  DOI: 10.1038/s41586-018-0207-y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P,mildbreeze,沈志勋,女巫,gaoch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616 治便秘新思路:调节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

0615 Cell提醒:慎吃泻药,善待菌群

0614 STM封面:在肠道战场中,以菌攻菌,防治霍乱!

0613 开脑洞:给肠道添加保护层,也许能治糖尿病

0612 生吃还是熟食?影响肠道菌群的还有食物加工方式

0611 “男女有别”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慢性疾病?

0610 婴儿肠道菌群知多少?补菌用药还是谨慎为好~

0609 亮点纷呈:王军等宣布大事,顶尖期刊持续爆发

0608 人造甜味剂或许悄悄影响着肠道菌群和内分泌健康

0607 谈菌群说癌症:菌群如何参与癌症的发病和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24789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