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便便中的代谢物,研究价值可不小 热心
便便中的代谢物,研究价值可不小
今天是第760期日报。
Nature子刊:粪便代谢组反映了什么?
Nature Genetics[IF:27.959]
① 分析来自双胞胎研究的786名个体的1116个粪便代谢产物,发现这些代谢物与年龄和肥胖相关;② 宿主遗传可影响粪便代谢组,但程度有限,NAT2基因的一个重复位点与粪便代谢性状相关;③ 粪便代谢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肠道菌群的组成,肠道菌群组成平均解释了710种代谢物水平变化的67.7%;④ 粪便代谢组与内脏脂肪量密切相关,说明菌群对腹部肥胖的潜在影响;⑤ 粪便代谢谱分析是探索菌群组成、宿主表型和遗传复杂性状之间的联系的新工具。
The fecal metabolome as a functional readout of the gut microbiome
05-28 DOI: 10.1038/s41588-018-0135-7
Cell:利用代谢组学及同位素示踪研究代谢通路
Cell[IF:30.41]
① 除测量代谢产物的浓度,同位素示踪剂可定量特定时间点的材料流(代谢流)以明确通路的活动;② 利用质谱进行代谢产物测量的基础包括:样品制备、代谢组学分析、数据解析,样品制备应重视控制营养环境及收获代谢产物;③ 色谱可提高代谢产物覆盖率及质谱定量准确性,可用于鉴定特定代谢产物;④ 结合代谢组学与其它组学方法可发现全局概貌,跟踪起作用的通路,在多细胞器官内示踪;⑤ 代谢组学发展方向是分析程序的标准化、明确代谢的空间组织。
Metabolomics and Isotope Tracing
05-03 DOI: 10.1016/j.cell.2018.03.055
Nature:上千个功能未知的细菌基因的突变表型鉴定
Nature[IF:40.137]
① 采用转座子诱变后测序(TnSeq)及每个突变的随机DNA条形码(RB-TnSeq),系统性评估不同实验条件下32种细菌的全基因组突变适应度数据;② 鉴定出11779个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表型,这些基因未被注释过具有特定功能,其中有2316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具有高可信度;③ 将这些保守的相关性与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可鉴定出推定的DNA修复蛋白编码基因;④ 对于一些未被注释的酶、转运蛋白及未知蛋白家族,可推测出其特定功能。
Mutant phenotypes for thousands of bacterial genes of unknown function
05-16 DOI: 10.1038/s41586-018-0124-0
Nature Reviews:用CRISPR技术对“难搞定”的微生物进行遗传分析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IF:26.819]
① 许多微生物难以用传统方法技术进行遗传操作和分析,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使之成为可能;② 基于CRISPR的技术可在分枝杆菌、真菌和真核寄生虫等“难搞定”的微生物中,用于生成遗传突变体(功能缺失、基因抑制、基因删除、基因敲入等)、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基因互作网络、进行复杂的基因组工程等;③ 基于CRISPR的技术还有其它应用前景:通过基因活化进行药物敏感性筛选、寻找药物靶点,以及研究宿主-病原体互作等。
CRISPR-based genomic tool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genetically intractable microorganisms
03-29 DOI: 10.1038/s41579-018-0002-7
Nature Reviews:促进心血管健康有哪些好方法?(综述)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IF:14.299]
① 细胞、组织和机体层面的损伤随时间积累,使心血管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造成心血管老化;② 不健康饮食、摄入能量过多、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吸烟和污染等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③ 热量限制、模拟禁食、调整进食时间等,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干预方式;④ 调整饮食营养结构,如减少蛋白质、特定氨基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采用地中海饮食,用营养方式调节肠道菌群,也可保护心血管;⑤ 耐力和阻抗锻炼、冥想、热量限制模拟药物,也有益处。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nd slow cardiovascular ageing
05-23 DOI: 10.1038/s41569-018-0026-8
华西口腔医院廖等:中国人的口腔菌群银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IF:3.93]
① 为了研究口腔菌群在口腔及系统性疾病中的作用,美国建立了人体口腔菌群数据库(HOMD);② HOMD中包含了13个门的619个分类群,大多来自于美国人群,无法反映中国人的口腔菌群状态;③ 建立中国口腔菌群银行(OMBC),现已从中国人群中获取720份临床样本及289个口腔细菌菌株,并同时记录了每份样本的实验室与临床信息;④ 这些菌株属于3个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中的10个科,全部菌株均已被成功培养并鉴定了各类表型。
The Oral Microbiome Bank of China
05-03 DOI: 10.1038/s41368-018-0018-x
周学东+程磊+魏泓等:双胞胎的龋齿敏感性差异与口腔菌群相关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口腔菌群可能与龋齿、牙周炎、口腔癌等口腔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相关;② 分析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口腔菌群,双胞胎的龋齿敏感性(DMFT)不同,并开发了小鼠模型;③ 对于双胞胎中的龋齿患者,其口腔菌群有着较高的代谢活性,并可产生更多的乳酸,超过80%的科类可以转移到无菌小鼠;④ 与龋齿相关的关键菌属在双胞胎之间是有显著差异的,并在小鼠中也发现类似菌属差异;⑤ 尽管遗传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似,双胞胎的口腔菌群仍可以相互区分。
Research on oral microbiota of monozygotic twins with discordant caries experience-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05-08 DOI: 10.1038/s41598-018-25636-w
菌群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综述)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25791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