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糖尿病的潜在-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糖尿病的潜在

发布时间:2020-06-3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今天是第717期日报。


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何引发胰岛素抵抗

Nature Microbiology[IF:N/A]

① 用次致死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可导致小鼠糖耐量异常;②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嵌膜酶LtaS,其胞外域eLtaS可与胰岛素结合,阻断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③ 表达eLtaS的转基因小鼠有类似糖尿病人的代谢综合征(饮食和饮水量增加、糖耐量异常、肝糖原合成减少),且胰岛素抵抗的早期标志物α-羟基丁酸水平上升;④ 给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eLtaS转基因小鼠注射抗eLtaS的人源单抗,可阻断eLtaS与胰岛素的结合,有效恢复小鼠糖耐量。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LtaS binds insulin and induces insulin resistance during infection

04-16  DOI: 10.1038/s41564-018-0146-2

Nature子刊:巨噬细胞可调控肠上皮分化和稳态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4]

① 集落刺激因子1(CSF1)控制巨噬细胞的生长和分化,CSF1R信号通路与肠干细胞巢的维持和潘氏细胞的分化相关;② CSF1R依赖性巨噬细胞影响肠上皮分化和稳态;③ 肠道固有层中,CSF1R mRNA在与隐窝密切相关的巨噬细胞(而非潘氏细胞)中表达;④ 持续阻断CSF1R使巨噬细胞耗尽,影响潘氏细胞分化并导致Lgr5+肠干细胞减少;⑤ 巨噬细胞消耗引起的隐窝紊乱对随后的肠上皮细胞谱系分化有不利影响,杯状细胞密度增加,派尔集合淋巴结中M细胞的发育受阻。

The role of CSF1R-dependent macrophages in control of the intestinal stem-cell niche

03-28  DOI: 10.1038/s41467-018-03638-6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的定植抗性及研究模型

Nature Microbiology[IF:N/A]

① 肠道菌群的定植抗性不仅包括直接的菌群拮抗,还包括相关的宿主生理功能;② 病原菌通过改变宿主结构功能、调节自身代谢抵御定植抗性,某些情况下肠道菌群甚至促进病原菌定植与扩散;③ 用抗生素处理小鼠/无菌小鼠模型研究定植抗性,需全面考虑宿主生理功能变化对病原菌感染的影响;④ 菌群重定植降低病原菌载量的结果,不能严格证明定植抗性的抗感染作用,需明确抗生素处理后病原菌的定植部位。⑤ 益生菌、粪便菌群定植需要考虑定植抗性。

Sieving through gut models of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01-22  DOI: 10.1038/s41564-017-0095-1

Cell子刊: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

Cancer Cell[IF:27.407]

① 免疫缺陷不仅参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而且使抗肿瘤治疗疗效欠佳;② 许多因素影响对肿瘤治疗的应答,包括:肿瘤代谢特征、HLA及IFN-γ等的表达;③ 肠道菌群影响局部肠道粘膜、引流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全身免疫系统,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毒性,而免疫系统也可反过来影响肠道菌群;④ 通过饮食、“设计益生菌”、FMT等操控肠道菌群,可影响多种治疗手段的疗效;⑤ 挑战在于哪些肠道菌群的组成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选择,以及选择何种菌群干预手段。

The Influence of the Gut Microbiome on Cancer, Immunity,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

04-09  DOI: 10.1016/j.ccell.2018.03.015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疗法效果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20.693]

① 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抗癌免疫监视的效果,影响靶向CTLA-4或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免疫原性化疗的疗效,可能成为新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② 治疗有效的患者中,菌群多样性高且存在特定菌种,如Akk菌群、脆弱拟杆菌、双歧杆菌和普拉梭菌;③ 这些细菌对一般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少代谢紊乱和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④ 表征和调控菌群组成成为肿瘤学的新的诊疗工具,正在研究有效操控菌群、传输细菌和克服原发性耐药等的方法。

The gut microbiota influences anti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 and general health

04-10  DOI: 10.1038/s41571-018-0006-2

粪菌移植或能成为癌症治疗的一部分

Gastroenterology[IF:18.392]

① 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与肠道菌组成有关;② Gopalakrishnan等人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现,利用PD-1单抗治疗黑色素瘤时,患者对治疗的应答与以Faecalibacterium为主的菌群相关;③ 对PD-1治疗应答的患者,菌群主要通过合成代谢通路促进宿主免疫,而不应答患者的菌群主要进行分解代谢通路;④ Routy等人发现肺癌、肾癌患者对PD-1单抗的应答与菌群中Akk菌的较高丰度相关;⑤ 粪菌移植或可用于改变癌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以改善PD-1单抗等药物的疗效。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fluences the response of cancers to PD-1 based immunotherapy - might faecal transplantation become part of cancer therapy?

03-31  DOI: 10.1053/j.gastro.2018.03.060

鼠李糖乳杆菌GG或可缓解HIV感染者的肠道炎症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IF:3.935]

① 45名HIV感染者每日服用2次鼠李糖乳杆菌GG(LGG),持续8周,每次服用的剂量为6*10^9 CFU;② 在接受益生菌治疗前,75%的感染者表现出肠道炎症,是否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肠道炎症无显著影响;③ LGG治疗后,肠道炎症显著减少,肠道菌群中的肠杆菌科及Erysipelotrichaceae显著减少;④ 但菌群易位及炎症的可溶性标志物未发生显著变化;⑤ LGG可缓解HIV感染者的肠道炎症,并可能和肠杆菌科丰度的降低相关。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Supplementation on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ssessed by Pet/Mri Scans and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Hiv-Infected ...

03-29  DOI: 10.1097/QAI.0000000000001693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肿瘤中真的显著增加了吗?

eLife[IF:7.725]

① 2012年,Castellarin等人报道了在结直肠癌肿瘤中,具核梭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临近的正常组织;② eLife的重复性研究计划对这一发现进行了重复实验,利用qPCR检测结直肠癌肿瘤、临近正常组织、健康人的对照组织中的具核梭杆菌DNA;③ 发现具核梭杆菌仅存在于少部分组织中:25%的结直肠癌肿瘤、15%的临近正常组织;④ 如果仅对比具核梭杆菌检测阳性的组织,结直肠癌肿瘤与临近正常组织中的具核梭杆菌丰度并无显著差异。

Replication Study:infection is prevalent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03-13  DOI: 10.7554/eLife.25801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女巫,小肠君,花开,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16 时间治愈伤口,改造的乳酸菌让伤口愈合得更快

0415 大肠癌诊断:不同人群中存在共同的菌群标记物吗?

0414 消化道癌症:近期临床和基础研究干货小汇总

0413 细菌间也有社交:营养交换如何塑造菌群结构?

0412 Cell子刊封面:林圣彩等揭示调控小肠脂肪吸收的新机制

0411 人体菌群研究:向机制和应用迈进

0410 口腔菌群:人体健康的另一面镜子

0409 蔡军等再发高分文,阜外引领心血管相关菌群研究

0408 近1年魏泓团队爆发:17文+9通讯+2 Science+IF 180 !

0407 消灭耐药菌,多项抗生素研发成果登上顶级期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30795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