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女性健康:更年期代谢紊乱与压力激素有-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女性健康:更年期代谢紊乱与压力激素有

发布时间:2020-07-04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女性健康:更年期代谢紊乱与压力激素有关?

今天是第677期日报。

Cell子刊:糖皮质激素或介导了更年期代谢紊乱

Cell Reports[IF:8.282]

① 在实施了卵巢切除术的小鼠更年期模型中,血液中糖皮质激素(GC)水平升高,导致代谢综合征、脂肪堆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症状;② 肾上腺切除术或者在肝细胞中特异性敲除GC受体(GR),可阻断这些代谢异常;③ 性腺机能减退造成全身性雌二醇(E2)缺乏,促进GC依赖性的GR磷酸化及其与染色质的结合,使肝细胞中GR调控的转录组改变,诱发肝脏的GC超敏;④ 卵巢完好的小鼠中,E2可抑制促卵泡激素(FSH)生成,给这些小鼠增加FSH可诱发GC超敏。

Estrogen Deficiency Promotes Hepatic Steatosis via a Glucocorticoid Receptor-Dependent Mechanism in Mice

03-06  DOI: 10.1016/j.celrep.2018.02.041

十年追踪:特定阴道细菌与HIV感染风险相关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19.864]

① 2004年到2014年的5个非洲女性队列研究含三类HIV感染高风险女性群体(孕产妇、性工作者、有HIV阳性伴侣的未感染女性);② 期间发生87例HIV感染,262例未感染,选取感染者和匹配的未感染者各55例,分析感染前的阴道菌群;③ 感染者的阴道菌群多样性高于未感染者;④ 阴道菌群中的7种微生物与HIV感染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呈现剂量依赖性:1型和2型微单胞菌、Gemella asaccharolytica、人型支原体、纤毛菌属、1型爱格士氏菌、阴道巨型球菌属。

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key vaginal bacteria and the increased risk of HIV acquisition in African women from five cohort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01-25  DOI: 10.1016/S1473-3099(18)30058-6

TI:子宫阴道粘膜免疫有哪些独特之处(综述)

Trends in Immunology[IF:13.287]

① 阴道粘膜中存在几种抗原呈递细胞群,有不同的炎症或致耐受性质;② 阴道粘膜中常驻的记忆T细胞介导对感染的快速响应,进入其中的CD4+T细胞产生IFN-γ以募集CD8+记忆T细胞;③ 子宫免疫细胞的功能适应月经周期和孕期子宫、胎盘和胎儿的变化,子宫内膜/蜕膜NK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混合的炎症、调节和促进重塑的功能;④ 生殖粘膜处的共生菌群及其与局部免疫系统的协调互作,对保持粘膜稳态非常重要;⑤ 人类胎盘中是否存在菌群仍有争议。

Immunology of the Uterine and Vaginal Mucosae

02-09  DOI: 10.1016/j.it.2018.01.007

Cell子刊:宫颈阴道菌群与生殖健康(综述)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4.946]

① 宫颈阴道菌群结构相对简单,对女性生殖健康有重要作用,影响细菌性阴道炎、HIV等性传染病、生育力和早产风险等;② 乳杆菌属(特别是卷曲乳杆菌)可产生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并生成H2O2抑制杂菌,与较低的炎症水平有关,乳杆菌属占绝对主导的菌群可能更健康;③ 用益生菌促进乳杆菌定殖、调节阴道pH值、激素施用、用抗生素根除病原菌等方法,可持久地改变、优化宫颈阴道菌群;④ 对比肠道和阴道菌群,可加深对菌群-宿主互作机制的认知。

Cervicovaginal Microbiota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The Virtue of Simplicity

02-14  DOI: 10.1016/j.chom.2018.01.013

301医院:顺产与剖腹产的中国新生儿,胎便菌群有何差异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分析来自阴道和剖宫产分娩中国婴儿出生后第一个24小时内的粪便菌群,包括体外受精(IVF)新生儿;② 阴道分娩婴儿的胎便菌群多样性高于剖宫产分娩婴儿,丙酸杆菌物种在前者的胎便菌群中更丰富,而后者有较高的地衣芽孢杆菌;③ 剖宫产分娩的两个IVF新生儿的菌群组成在分类组成上与阴道菌群相似;④ 剖宫产组的代谢功能受优势菌(地衣芽孢杆菌)的影响更大,阴道分娩组更均匀(受到多种微生物的影响);⑤ 不同分娩方式影响了抗生素耐药基因。

Initial meconium microbiome in Chinese neonates delivered naturally or by cesarean section

02-19  DOI: 10.1038/s41598-018-21657-7

广西医科大学:肾结石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Urolithiasis[IF:1.816]

① 分析比较13名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及13名健康人的肠道菌群;② 与健康人相比,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略有下降,β多样性有显著差异,有20个细菌属在相对丰度上有显著差别;③ 患者肠道菌群中富含的肠杆菌科(尤其是大肠杆菌)与草酸盐结晶沉积相关;④ 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或可作为鉴别肾结石患者的生物标志物;⑤ 肾结石患者的高盐、高钙和低镁饮食,会促进草酸盐沉积,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钾、钠、钙、氯等)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呈现相关性。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reveals altered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individuals with kidney stones

01-20  DOI: 10.1007/s00240-018-1037-y

Gut:利用单层胃粘膜上皮构建类粘膜模型

Gut[IF:16.658]

① 采用手术标本的胃窦腺体,通过气液界面培养建立极化单层上皮,制备类粘膜培养模型;② 高度极化的单层柱状上皮包含各种胃窦细胞,顶面分泌粘液,分化为产生MUC5AC的胃小凹细胞,Wnt信号传导刺激产生MUC6的细胞增殖、保留干性;③ 固有层间充质细胞分泌Wnt抑制剂,拮抗干细胞生态位信号并诱导分化;④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未分化胃底细胞的炎症应答;⑤ 模型可应用于其他柱状细胞,建立药物筛选工具、研究粘液成分的保护作用、开发新治疗靶点。

Polarised epithelial monolayers of the gastric mucosa reveal insights into mucosal homeostasis and defence against infection

02-21  DOI: 10.1136/gutjnl-2017-314540

JEM:郎格罕细胞的分化机制及其与粘膜菌群的互作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IF:11.991]

① 粘膜郎格罕细胞(LC)由树突细胞前体细胞及单核细胞分化而来,LC在体内发育的机制尚未明确;② 小鼠粘膜LC的分化可分为2个步骤,分别发生在固有层及上皮;③ 固有层中,BMP7-ALK3信号促进LC前体细胞易位进入上皮;④ 在上皮中,TGF-β1完成LC的分化,ALK5在整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⑤ 粘膜菌群对粘膜LC的发育也有重要作用,LC可维持粘膜稳态以及抑制组织破坏。

Sequential BMP7/TGF-β1 signaling and microbiota instruct mucosal Langerhans cell differentiation

01-17  DOI: 10.1084/jem.20171508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女巫,小歪,花开,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307 不可忽视:骨髓移植治疗带来的肠道菌群损伤

0306 消化道癌症诊断有哪些新的技术方法

0305 得过诺奖的细胞自噬与肠道炎症有什么关系?

0304 吃什么、长几斤?哪些信号在影响大脑的决定?

0303 医疗难题: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0302 菌群新进展再登Nature & 肠炎/癌近期高水平研究

0301 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0228 新观点:帕金森竟能与菌群产生的氢气有关?

0227 Akk菌:会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么?

0226 琥珀酸:隐藏在神经炎症和肥胖症中的关键代谢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704799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