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柳叶刀》聚焦呼吸道:是时候重新定-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柳叶刀》聚焦呼吸道:是时候重新定

发布时间:2020-07-06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柳叶刀》聚焦呼吸道:是时候重新定义哮喘了

今天是第654期日报。

20多位权威专家汇聚Lancet:对哮喘的新思考

Lancet[IF:47.831]

① 传统的诊疗将所有的哮喘视为是相同的;② 根据气流受限程度、炎症模式、细菌/病毒感染,哮喘可分为不同类型,应使用精准医疗方案;③ 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主要分为2类:与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呼吸道炎症相关的哮喘发作、呼吸道气流受限引起的症状;④ 以控制疾病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应转变为初级预防+治疗;⑤ 治疗前应进行检验,例如利用呼吸量测量法对儿童进行肺功能测定;⑥ 对哮喘发作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而对于严重疾病应考虑使用最新的治疗方案。

After asthma: redefining airways diseases

2017-09-11  DOI: 10.1016/S0140-6736(17)30879-6

Lancet:重新思考哮喘的命名、定义、诊疗等关键问题

Lancet[IF:47.831]

① 哮喘的治疗可分为3个阶段:1960年代的支气管扩张剂(β?受体激动剂)、1980年代的炎症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今的生物制剂;② Ian Pavord及Andy Bush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临床委员会在Lancet上发表长文,对哮喘及呼吸道疾病的定义、基本概念、诊断、监测、药物研发、治疗、指南制定等进行了讨论及建议;③ 委员会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哮喘”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命名,在对哮喘及相关呼吸道疾病进行分类及命名时是否应该更加精细。

After asthma: airways diseases need a new name and a revolution

2017-09-11  DOI: 10.1016/S0140-6736(17)32205-5

Lancet:转换思维,重新审视哮喘

Lancet[IF:47.831]

① 哮喘的定义在30年前左右才被广泛接受,如今还有许多临床医生在检查哮喘患者时,不进行呼吸道炎症及高反应性的测量;② Ian Pavord等人组成的Lancet临床委员会认为,基于生理学的呼吸道疾病分类系统已经过时了,因其忽视了不同类型哮喘背后的不同机制;③ 委员会对哮喘及呼吸道疾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提出了许多建议;④ 例如:利用生物标记物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鉴定出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表现及最佳治疗方案。

Transformational thinking about asthma

2017-09-11  DOI: 10.1016/S0140-6736(17)32126-8

SR:鼻腔菌群影响嗅觉吗?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嗅觉功能障碍与许多严重疾病相关,而鼻腔菌群参与正常嗅觉上皮的发育;② 分析67名健康志愿者的嗅觉功能(气味阈值、区分能力、鉴别能力)与鼻腔菌群的关系;③ 28名受试者嗅觉功能正常,29名具有特别好的嗅觉,10名嗅觉功能不良,三组不同嗅觉群体的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④ 鼻腔菌群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与整体嗅觉功能无关,但与气味阈值有关,产生丁酸的菌群与嗅觉功能受损密切相关;⑤ 鼻腔菌群可反映并可能参与塑造嗅觉功能。

The nasal microbiome mirrors and potentially shapes olfactory function

2018-01-22  DOI: 10.1038/s41598-018-19438-3

FM:寄生虫感染可增加慢性胃肠病风险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传染性胃肠炎(IGE)由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原体引起,ICE可增加慢性胃肠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② 在896名寄生虫感染的军人与3681名未感染的对照中,分析寄生虫相关IGE与随后发展为慢性感染后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③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结肠小袋绦虫、蛔虫、粪类圆线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等寄生虫的个体,发展为一些慢性胃肠病的风险升高;④ 在军人中,寄生虫相关肠道感染增加了发展为感染后慢性胃肠病的风险。

The Risk of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ollowing Acute Infection with Intestinal Parasites

2018-01-23  DOI: 10.3389/fmicb.2018.00017

PLoS ONE:感染性不孕症是否与阴道菌群有关?

PLoS ONE[IF:2.806]

① 与有生育能力女性相比,感染性不孕症(ININF)女性的抗沙眼衣原体蛋白MOMP、OMP2、CPAF和HSP60的IgG抗体血清阳性率显著升高;② ININF女性阴道菌群中的加德纳菌属相对丰度升高且为优势菌,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以乳杆菌属为主要菌群;③ 相比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ININF、非感染性不育症、女性性工作者的阴道菌群α-多样性增加;④ 将抗沙眼衣原体IgG/IgA状态与比例最高的10个分类群的16S rRNA基因分析相结合,可以93.8%的正确率区分ININF女性。

Microbiota-based analysis reveals specific bacterial traits and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infertility

2018-01-09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1047

EST:环境污染物如何诱导斑马鱼肠道菌群失调?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6.198]

① 成年斑马鱼在多种不同方式污染物(阿特拉津、雌二醇、多氯联苯(PCB)126和PCB153)条件下暴露7天,分析环境污染物如何诱导肠道菌群失调;② 斑马鱼对异型生物质应激反应表现出化合物特异性及性别特异性;③ 芳香烃受体(AhR)和雌激素受体(ER)参与了肠道菌群失调;④ 污染物差异性地损害肠道和肝脏的生理活动;⑤ 在PCB126组,气单胞菌属的异常繁殖与氧化损伤呈显著正相关,气单胞菌属与曼氏杆菌属和芽球菌属密切互作以调节肠道通透性。

Dys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Health b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volvement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and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2018-01-22  DOI: 10.1021/acs.est.7b06322

JPR:罗伊氏乳杆菌或可改善牙种植体术后炎症

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IF:2.662]

① 接受口腔种植体手术后患有黏膜炎(22人)或牙种植体周围炎(22人)的患者随机分成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干预30天;② 相比于单独的机械清理,益生菌可改善口腔检查出血情况和牙周袋深度水平;③ 但对种植体周围的菌群影响非常有限,仅在黏膜炎患者中发现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细菌负荷显著降低;④ 连续服用罗伊氏乳杆菌30天,再配合机械清理护理至少90天,可改善黏膜炎和牙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参数。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reuteri in the treatment of mucositis and peri-implantitis: A trip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18-01-19  DOI: 10.1111/jre.12523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女巫,this little piggy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204 Nature出品:2017年医学研究年度回顾12篇

0203 又一篇Science:结直肠癌中的肿瘤驱动菌

0202 曙光!对抗多重耐药菌的强力新武器!

0201 1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0131 《柳叶刀》子刊综述3连发,聚焦糖尿病管理

0130 菌群vs心血管:克利夫兰大佬和中国门徒连发3篇

0129 益生元研究大餐:8文全面展示,总有一篇适合你

0128 直观领会:到底是什么方法让菌群研究走向因果

0127 强强联手!免疫疗法治疗大肠癌再创新纪录

0126 Nature又双发,菌群速入佳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706802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