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过量蛋白促癌,肠道菌群是大罪魁之一
过量蛋白促癌,肠道菌群是大罪魁之一
今天是第567期日报。
FM:肠道细菌发酵蛋白并促癌,涉及哪些分类和通路?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肠道菌群对未消化的蛋白进行发酵的过程称为细菌腐败,可能破坏肠道稳态;② 细菌腐败可能消耗宿主必需的组氨酸、色氨酸,并产生胺、腐胺、甲酚、吲哚、苯酚等物质,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③ 对细菌腐败相关的通路进行模拟分析,发现腐败通路仅存在于有限的细菌类群中;④ 这些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梭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梭杆菌属、沙门氏菌属等;⑤ 致病菌对腐败通路无偏好,共生菌偏好可产生腐胺及硫化氢的腐败通路。
In silico analysis of putrefaction pathways in bacteria and its implic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2017-11-07 DOI: 10.3389/fmicb.2017.02166
JPGN:欧洲小儿胃肠营养学会对幼儿配方奶粉的官方意见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IF:2.799]
① 幼儿配方奶粉(YCF)以牛奶或植物蛋白为基础,满足1至3岁幼儿的营养需求;② 欧洲食品安全局(ESFA)对YCF中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含量有明确规定,目前欧洲市场上不同YCF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相差较大;③ YCF的营养组成应与后续配方奶粉相似,并考虑欧洲儿童的铁、维生素D、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而蛋白质含量应尽量低(为后续配方奶粉的规定下限);④ 根据现有证据,欧洲1-3岁幼儿补充YCF并非必需。
Young Child Formula: A Position Paper by the ESPGHAN Committee on Nutrition
2017-10-31 DOI: 10.1097/MPG.0000000000001821
JFF:乳铁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肠道菌群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IF:3.144]
① 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乳清蛋白组、抗生素组、抗生素-乳清蛋白组、抗生素+乳清蛋白组;② 乳清蛋白处理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表现为Th1型,而乳清蛋白+抗生素处理后,未出现此表型;③ 乳清蛋白组与对照组的粪便菌群在干预后第19天及33天时表现出显著差异,差异来自于梭菌属、乳杆菌属及Oscillibacter valericigenes;④ 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促炎症性变形菌门及脱铁杆菌门、抗炎症性Akk菌均富集,可产生丁酸盐的厚壁菌门减少。
An intact gut microbiota may be required for lactoferrin-drivenimmunomodulation in rats
2017-11-02 DOI: 10.1016/j.jff.2017.10.030
Nature子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IF:14.299]
① 2017年10月,华大基因、301医院等团队发表研究,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病例对照分析;② 在对218名患者及187名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患者的肠杆菌科、链球菌属丰度显著增加,有益菌群(如柔嫩梭菌)减少;③ 某些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具有代谢或转运功能的分子增加,链球菌属的丰度与血压呈正相关,肠杆菌科的丰度与心肌指标呈正相关;④ 并基于47种肠道细菌构建了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预测模型。
Atherosclerosis: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atherosclerosis
2017-11-03 DOI: 10.1038/nrcardio.2017.169
COV:病毒-宿主共进化中的Polintons、噬病毒体与转座病毒(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IF:5.067]
① 噬病毒体是一种卫星DNA病毒,复制依赖于Mimiviridae病毒科的巨型病毒;② 噬病毒体与Polintons(可自我合成的大型转座子)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③ 转座病毒是一种小型线性双链DNA,可能来源于Polintons;④ 巨型病毒及相关噬病毒体共同感染原生动物宿主后,可整合至宿主基因组并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与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统类似;⑤ Polintons、噬病毒体、转座病毒形成动态网络,在抗病毒防御及宿主-病毒共进化中起作用。
Polintons, virophages and transpovirons: a tangled web linking viruses, transposons and immunity
2017-06-30 DOI: 10.1016/j.coviro.2017.06.008
Science:重新思考菌群的可遗传性
Science[IF:37.205]
① 基于双胞胎的研究是定量人体菌群中各分类群可遗传性的一种方法;② 2009年及2012年的2项基于双胞胎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可遗传性很低;③ 但在2014年进行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双胞胎研究发现,Christensenellaceae细菌科具有最高的可遗传性(h2=0.39),且与其它可遗传的肠道细菌科密切相关;④ 基于群落遗传学原理,利用“群落可遗传性”(h2C)反映整个群落的遗传差异代替h2,可能更适合用于分析菌群的可遗传性。
MICROBIOME. Rethinking heritability of the microbiome
2015-09-11 DOI: 10.1126/science.aab3958
Nature:神经科学家关注肠-脑轴
Nature[IF:40.137]
① 肠道菌群组成与行为相关,尤其是自闭症,但机制未完全了解;② 免疫系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菌代谢产物也可以影响大脑,例如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③ 菌群可能在生命早期对大脑产生较强的影响;④ 自闭症小鼠模型中脆弱拟杆菌降低,血液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细菌代谢物的4-乙基苯基硫酸酯,但益生菌影响人类行为的证据“微乎其微”;⑤ 一些因素对基础研究有影响,如在不同实验室的相同基因株系的实验小鼠肠道菌群也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
Gut-brain link grabs neuroscientists
2014-11-13 DOI: 10.1038/515175a
SR:在砷污染淡水沉积物中发现新的砷转化细菌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在淡水沉积物及三价/五价砷富集的厌氧培养(EC)中,研究与三价砷及五价砷转化相关的细菌、基因、酶的多样性;② 弓形杆菌属等4个细菌种属仅在EC中发现,Anaerobacillus仅在五价砷EC中发现;③ 鉴定出Dechloromonas、敏捷食酸菌、德氏食酸菌等新的五价砷还原细菌及三价砷氧化细菌;④ aioA、arsC及arrA基因在这些菌种中存在系统发育学上的差异,提示水平基因转移的发生;⑤ 在ArsC基因中,对于五价砷还原所必需的位点保守。
Novel arsenic-transforming bacteria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ir arsenic-related genes and enzymes arising from arsenic-polluted freshwater sediment
2017-09-11 DOI: 10.1038/s41598-017-11548-8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清雅,女巫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04 中国研究多点开花:褪黑素&全谷物&魔芋聚糖&AKK!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