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超惊喜:粪菌移植后,秃头患者长出头-大连春柳中医院
当前位置:大连胃肠病医院 > 胃病 > 胃窦炎 >

大连超惊喜:粪菌移植后,秃头患者长出头

发布时间:2020-07-2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超惊喜:粪菌移植后,秃头患者长出头发~

今天是第518期日报。

ACRJ案例报道:粪菌移植后,秃头患者头发长出!

ACG CASE REPORTS JOURNAL[IF:N/A]

① 报道两个病例:2名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患者接受粪菌移植以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② 2名患者为38岁及20岁的男性,前者血性腹泻+腹痛,后者患有严重克罗恩病;③ 在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后,重新生长出毛发;④ 肠道菌群可能在斑秃等某些自身免疫性症状中起到免疫调节效应;⑤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阐明秃头的发病机制,当传统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粪菌移植等替代性方案进行治疗。

Hair Growth in Two Alopecia Patients afte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2017-09-13  DOI: 10.14309/crj.2017.107

CID:粪菌移植后,别急着使用抗生素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IF:8.216]

① 349名接受粪菌移植的艰难梭菌感染(CDI)患者,治疗失败率为12.6%;② 29名患者在移植后8周内使用了非CDI抗生素,14名发展出腹泻症状,其中的8名CDI检测呈阳性,即治疗失败率为27.6%;③ 相比于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在粪菌移植后的8周内使用抗生素,显著增加了CDI复发的风险(27.6% vs. 11.3%);④ 在对年龄、性别及CDI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校正后,粪菌移植后的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增加3倍治疗失败的风险。

Early antibiotic use post-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treatment failure

2017-09-02  DOI: 10.1093/cid/cix684

Nature超重磅公布: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第二波数据!

Nature[IF:40.137]

①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1期的第二波数据,公布来自265人的1631个全新宏基因组,778万个基因;② 采用分析和组装新方法鉴定个体化微生物组特征,并明确拟杆/厚壁菌门比值不能代表菌群特异性;③ 不同部位的菌株有亚种分化枝特异性,单一基因组中存在系统发育多样性不足的物种;④ 充分鉴定出普遍存在、特定人/身体部位富集和快速/中速变化、稳定的子群;⑤ 尽管数据全面增强,但仅针对有限美国人,未充分拓展地理、遗传背景、种族和环境,局限性犹存。

Strains, functions and dynamics in the expanded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2017-09-20  DOI: 10.1038/nature23889

SR:短期住院对唾液菌群的影响不大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肠道菌群对短期住院治疗非常敏感,而这些变化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② 建立能够有效和可重复分析唾液菌群的综合和流程化的方案,分析患者住院前和住院期间的唾液菌群,以及阿奇霉素治疗对菌群的影响;③ 阿奇霉素改变了唾液菌群的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组成;④ 短期住院不会改变菌群的丰富度或结构,表明在短期住院期间口腔不太容易失调;⑤ 此外,研究开发了一种方法设计路线,以便为本研究和未来的研究提供方便的系统化收集、测序和分析。

The salivary microbiome is consistent between subjects and resistant to impacts of short-term hospitalization

2017-09-08  DOI: 10.1038/s41598-017-11427-2

SR:用药越多,对住院老人的肠道菌群影响越大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选取76名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83岁;② 多变量分析揭示,用药数量与Chao1指数(用于评价菌群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③ 用药数量与15个分类群的平均相对丰度相关;④ 与单一分类群的丰度相关性最强的药物种类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⑤ 相反的是,虚弱与多病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无显著相关性;⑥ 极低的Chao1指数是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因子,但无法预测再次住院及败血症。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lypharmacy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2017-09-11  DOI: 10.1038/s41598-017-10734-y

SR:乳酸盐利用细菌与婴儿疝气相关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乳酸盐利用细菌(LUB)可代谢乳酸并产生不同的终产物;② 选取40名婴儿(包括8名疝气婴儿),结合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及HPLC分析粪便中的LUB群落及代谢产物;③ 哭泣婴儿的粪便菌群中有更多的LUB非硫酸盐还原细菌(LUB non-SRB),可产生氢气;④ 疝气婴儿2周龄时的粪便菌群中有更多的可产生氢气的霍氏真杆菌;⑤ 在与可产生氢气的韦荣球菌ratti共培养时,脱硫弧菌piger及粘液真杆菌可降低氢气的积累。

Lactate-utilizing community is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colicky infants

2017-09-11  DOI: 10.1038/s41598-017-11509-1

FEE:生态学有助于研究肉用动物耐药基因传播(综述)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IF:8.039]

① 耐药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给肉用动物使用抗生素加剧了对耐药菌的选择与进化;② 研究者对耐药菌从肉用动物传播到人的机制和途径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适当数据和模型来评估肉用动物的抗生素应用在耐药菌造成的健康威胁中占有多少比例;③ 基因组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追踪特定细菌在牲畜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④ 运用生态学的概念及准则,如资源补贴、关联族群和生物入侵,可以帮助研究者充分挖掘系统发生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控制耐药性。

Fooda??animal production and the 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e role of ecology

2017-07-26  DOI: 10.1002/fee.1505

Microbiome:非纤维碳水化合物调节山羊瘤胃上皮生长及代谢

Microbiome[IF:8.496]

① 短链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的瘤胃健康有着广泛影响,菌群-GPCR轴及菌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轴可能是介导其影响的主要通路;② 在山羊模型中,将饮食中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比例从15%提高到30%;③ 与乳酸盐代谢及纤维降解相关的细菌进化枝在NFC提高后显著增加;④ 高NFC饮食下,GPCR及HDAC调节网络的主要功能与维持瘤胃上皮完整性及促进动物生长相关;⑤ 丁酸盐比例与HDAC1表达呈负相关,梭菌属IV中的细菌的相对丰度与GPCR1的表达呈正相关。

Associations among dietary non-fiber carbohydrate, ruminal microbiota and epithelium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nd histone deacetylase regulations in goats

2017-08-15  DOI: 10.1186/s40168-017-0341-z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热心肠先生,女巫,杨展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21 肠道 & 土壤健康,菌群有责!

0920 菌群研究揭谜底,肺与肠道相表里!

0919 利用肠道菌群预测饮食习惯,靠谱么?

0918 妈妈的“坏”细菌,或真的促进孩子的自闭症!

0917 中国城里人,菌群在西化;隔日禁食,或增好菌促减肥!

0916 生命早期的细菌,影响脑细胞的生和死

0915 发情和交配,细菌来帮忙?

0914 欧洲人关注的四大潜在益生菌

0913 吃一年双歧杆菌影响甚微,用一疗程抗生素杀伤力或持久!

0912 细菌如何“指挥”大脑并让你胖起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wdy/20200720815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