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龄爸爸,增加儿童遗传疾病风险 母婴
大龄爸爸,增加儿童遗传疾病风险 母婴之声
“母婴之声”由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出品。
今天是053期。
Nature子刊:父亲年龄大,儿童不健康?基因有关系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利用父亲-儿童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以及丹麦出生队列登记数据,分析与父亲年龄增长相关的单核苷酸变异(SNV)与五种新生儿疾病的关联;② 基因模型分析提示,SNV与儿童自闭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智力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均存在微弱的正相关;③ 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SNV与上述5种疾病的关联程度上升,呈剂量反应关系;④ 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与父亲年龄的关联大于SNV和相关疾病的关联。
Paternal-age-related de novo mutations and risk for five disorders
07-10, doi: 10.1038/s41467-019-11039-6
【主编评语】流行病学数据提示,怀孕时父亲的年龄越大,后代自闭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智力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风险会增高。男性年龄的增长,其生殖细胞突变的风险也越高。本研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提示这种风险与父亲年龄相关的单核苷酸变异相关。为了孩子的健康,适时考虑生育年龄,是公共卫生研究的重要问题。(@Epi汪)
基因诊断或可助力儿童癫痫病控制
Brain[IF:11.814]
① 纳入小于36周的符合癫痫诊断的儿童343名,检测DNA中104个癫痫相关的位点;② 总体上,单基因遗传的癫痫病发病率47.2/10万,其中较为常见的单基因突变为PRRT(10/10万)、SCN1A(8.26/10万)、KCNQ2(5.89/10万)、SLC2A1(4.13/10万)等;③ 不同基因引起的癫痫病的发病时间不一致,最早的是KCNQ2;④ 单基因遗传的癫痫病患者倾向于在6个月前发病及具有无热惊厥症状;⑤ 对儿童进行癫痫易感基因筛查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其接受精准治疗。
Incidence and phenotypes of childhood-onset genetic epilepsies: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national cohort
08-01, doi: 10.1093/brain/awz195
【主编评语】本文通过对队列人群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单基因遗传的癫痫病在人群中占据一定的比例,而在所有儿童癫痫病患者中,单基因遗传的占1/4,提示进行易感基因筛查对儿童癫痫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Epi汪)
JAMA子刊:早产儿更难找到对象?
JAMA Network Open[IF:N/A]
① 纳入21篇相关文献,对合计442万余名成年人数据进行分析;② 相较于足月产的人,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成年后有过恋爱关系的可能性低28%,有过性生活的可能性低57%,有子女的可能性低23%;③ 早产越“严重”,恋爱关系、有子女的可能性越低,存在剂量反应关系;④ 分层分析提示,这种关联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中无差异;⑤ 无论是否早产,在恋爱或者朋友关系中,关系质量评估并无差异;⑥ 这种差异可能是与早产儿更胆小和害羞有关。
Association of Preterm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With Romantic Partnership, Sexual Intercourse, and Parenthood in Adultho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7-03,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6961
【主编评语】早产一直是公共卫生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由于其发病率高,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关于早产儿的长期影响屡见报道。早产儿无论是未来残疾风险、死亡风险、认知障碍等都更高,本研究还提示未来单身风险也更高。相信众多早产儿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除了感慨生活不易外,定还会问:这是为什么?读读本篇研究吧,数据是揭示客观现象的利器,但背后的科学依据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Epi汪)
高危孕妇更需地中海饮食模式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1252名有代谢危险因素的孕妇(肥胖、慢性高血压或高三油甘脂者),随机分为地中海膳食组和对照组;② 干预组摄入坚果、初榨橄榄油、鱼、白肉、豆类较对照组多,而红肉、人造黄油和奶油等较少;③ 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较对照组低35%,但子痫前期发病率无差异;④ 干预组孕妇孕期增重较低,其他母婴结局(包括小于胎龄儿、死胎、出生体重等等)两组间无差异;⑤ 荟萃分析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能够降低妊娠期糖尿病。
Mediterranean-style diet in pregnant women with metabolic risk factors (ESTEEM): A pragmatic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07-23,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857
【主编评语】本研究纳入可能患代谢性疾病的孕妇,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地中海饮食干预对其作用,结果提示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但在其他母婴结局中并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观察到的结局是短期的,期待孕期地中海饮食模式对后代长期的健康效益研究。(@Epi汪)
孕妇服用有机蔬果或可降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943]
① 纳入20名不吸烟的18-35岁孕早期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每周提供有机蔬果)和对照组(常规食物),随访24周,每周收集尿样,并检测其中有机磷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② 干预组3-苯氧基苯甲酸(3-PBA)浓度低于对照组;③ 干预组拟除虫菊酯类生物标志物检出率低于对照组;④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如PNP、TCPY、MDA等)的检出率在两组间无差异;⑤ 孕妇服用有机蔬果干预或可降低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损害暴露,其健康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Effect of a 24-week randomized trial of an organic produce intervention on pyrethroid and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 exposure among pregnant women
07-28, doi: 10.1016/j.envint.2019.104957
【主编评语】本研究是首次针对孕妇开展的有机蔬果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是小样本量短期干预,仍然能够在尿样的检测中发现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暴露水平降低。该研究结果提示关注孕期孕妇饮食健康,或可以从有机蔬果入手,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数据支撑。(@Epi汪)
JAMA子刊:杏仁核功能变化揭示儿童经历虐待后病理学影响
JAMA Psychiatry[IF:15.916]
① 纳入202名成年人,平均23.2岁,其中150名表示至少经历过一次虐待,对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收集大脑双侧杏仁核对愤怒/恐惧面孔或中性面孔的反应;② MACE虐待量表评分越高的,其患抑郁或焦虑的风险更高;③ 在3-6岁经历身体虐待或者在13-15岁经历感情虐待的人在面对情绪脸时杏仁核反应增强;④ 早期经历过虐待的人杏仁核反应迟钝,而晚期经历过虐待的人呈增强反应;⑤ 不同时间经历虐待、经历虐待的类型不同,对成年期杏仁核功能的影响不同。
Association of prepubertal and postpubertal exposure to childhood maltreatment with adult amygdala function
06-26,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9.0931
【主编评语】本研究揭示了儿童期经历虐待(包括身体或情感上)对杏仁核功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揭示为何虐待经历是众多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这种病理学层面的研究是精神病预防控制的新方向。(@Epi汪)
JAMA子刊:服用异维A酸的女性应严格避孕(报告)
JAMA Dermatology[IF:7.995]
① 异维A酸是常见的治疗痤疮的药物,但是胎儿暴露于其具有流产和畸形的风险,所以美国自2006年来开展iPLEDGE项目,旨在减少胎儿异维A酸暴露;② 美国自1997年到2017年,共报告6740例异维A酸暴露的妊娠孕妇,其中2006年达到高峰;③ 2011年后该人群控制在200-300例/年左右;④ 异维A酸暴露的育龄期女性怀孕率在0.33-0.65%之间;⑤ 2006年后,异维A酸暴露相关的怀孕、流产、胎儿畸形发生率均降低,但仍然存在,需要继续防控。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ports of pregnancy and pregnancy-relate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sotretinoin
07-17, doi: 10.1001/jamadermatol.2019.1388
【主编评语】异维A酸是常见的治疗痤疮的药物,如果正在接受其治疗的育龄女性意外怀孕,将面临胎儿畸形、流产的风险。2006年,美国iPLEDGE项目开展,也敲响了采用异维A酸治疗的育龄期女性需要严格避孕的警钟。本报告由美国FDA发布,值得相关专业人士关注,也值得正在接受异维A酸治疗的女性关注。(@Epi汪)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或与住址旁的天然气场有关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943]
① 纳入美国2005-2011年3324名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1:5匹配正常活产儿童,形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② 根据孕早期母亲住址周围石油天然气井场的数量,分为低/中/高三组暴露;③ 相对于低暴露组,中/高暴露组儿童患CHD的风险分别高1.4、1.7倍,趋势检验有意义;④ 具体的CHD类型与不同暴露组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⑤ 分层分析提示,孕中期高暴露的儿童肺动脉瓣畸形的风险高于低暴露组;⑥ 农村地区高暴露组儿童部分类别CHD风险高于低暴露组。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nd intensity of oil and gas well site activities in early pregnancy
07-18, doi: 10.1016/j.envint.2019.104949
【主编评语】本文是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低给人群研究造成的困难。但是研究中的诸多效应量估计由于置信区间太宽而没有统计学意义。石油天然气对孕妇的影响有多大?需要进一步的大量样本数据加以论证。(@Epi汪)
儿童接种1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人群效果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IF:9.055]
① 2010年,13价肺炎球菌疫苗推广使用,本研究纳入29个原始研究,荟萃分析13价疫苗推广前后人群相关疾病发病率变化;② 13价疫苗推广后,总体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发生率下降,与疫苗免疫相关的血清型IPD发病率均下降;③ 非疫苗免疫型IPD发病率略微上升,尤其在65岁以上人群;④ 13价疫苗推广前后的总体肺炎、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因肺炎住院率、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以及因肺炎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Impact of the 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Amo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7-18, doi: 10.1093/cid/ciy872
【主编评语】本荟萃分析综合了1946-2017年的研究,比较13价肺炎球菌疫苗推广前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变化,结果肯定了儿童接种该疫苗的意义。但是也应该注意到,非该疫苗免疫范围内的肺炎发病率略有上升,提示扩大肺炎疫苗研究范围的重要性。(@Epi汪)
调节菌群,预防湿疹(综述)
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IF:7.328]
① 新生儿湿疹患病率高达20-30%,增加卫生成本并影响儿童生活质量;② 目前大部分研究提示对于无法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论是产前母亲还是产后婴儿补充益生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可有效预防湿疹;③ 部分研究提示,新生儿6-12月内补充包括人乳寡糖在内的益生元,对预防湿疹有效;④ 部分研究同时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但2016年的一篇荟萃分析提示其对湿疹的预防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⑤ WAO建议采用益生菌/益生元干预菌群从而预防湿疹。
Supporting a Healthy Microbiom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Eczema
07-15, doi: 10.1007/s12016-019-08758-5
【主编评语】湿疹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预防湿疹不仅仅可单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或还可预防未来食物过敏和哮喘的发生风险,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综述通过对目前研究文献的总结,提示通过益生元/益生菌来干预调节菌群,从而预防湿疹是可行的。但是具体的菌种、剂量、服用时间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Epi汪)
感谢本期母婴之声的创作者:Epi汪
点击阅读过去10期母婴之声: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