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肠道病毒感染,菌群推波助澜 热心肠日-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肠道病毒感染,菌群推波助澜 热心肠日

发布时间:2020-06-29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肠道病毒感染,菌群推波助澜

今天是第720期日报。


Science: 菌群和免疫系统共同促进肠道病毒感染

Science[IF:37.205]

① 簇细胞(tuft cell)是数量稀少、散点分布的肠道表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诺如病毒的蛋白受体CD300lf,是小鼠肠道内诺如病毒感染目标;② 以IL-4为代表的2型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可导致簇细胞增生,促进诺如病毒的体内感染;③ 肠道共生菌、寄生虫也可促进病毒感染,在菌群被干扰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替代菌群发挥促感染的效果,该替代效应有组织特异性;④ 藏匿于簇细胞内部的诺如病毒可逃避免疫监视,形成慢性感染和携带病毒状态。

Tropism for tuft cells determines immune promotion of norovirus pathogenesis

04-13  DOI: 10.1126/science.aar3799

Science:肠道菌群如何促进诺如病毒感染?

Science[IF:37.205]

① 抗病毒细胞因子包括三类干扰素(IFN),其中III型IFN(λ)受体在肠道高度表达;② 诺如病毒是引发肠胃炎的常见病毒;③ Nice等人在小鼠中证实,清除持续性诺如病毒感染需要IFN-λ,其机制独立于适应性免疫;④ Baldridge等人发现,肠道菌群参与了诺如病毒在小鼠中的持续感染,抗生素处理可起预防作用,该过程依赖于IFN-λ;⑤ 肠道菌群可能控制IFN-λ信号促进诺如病毒感染;⑥ 轮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肠道病毒,也需要肠道菌群做“帮凶”。

Interfering with interferons

2015-01-16  DOI: 10.1126/science.aaa5056

疟原虫的小伎俩:改变体味,让宿主更招蚊子

PNAS[IF:9.661]

① 疟疾寄生虫(疟原虫)可以改变脊椎动物宿主对疟蚊媒介的吸引力,导致更多的病媒接触和增加传播;② 疟原虫诱导肯尼亚儿童皮肤气味的增加,感染者和无寄生虫个体中特异气味成分产生数量有差异;③ 感染者个体会产生大量醛类(庚醛,辛醛和壬醛),蚊虫触角可检测到;④ 这些醛类增加了对疟疾蚊媒的吸引力,单独使用庚醛增加了“无寄生虫”天然人体气味的吸引力;⑤ 人类疟原虫感染可能导致蚊虫叮咬增加,促进疟疾的传播。

Plasmodium-associated changes in human odor attract mosquitoes

04-16  DOI: 10.1073/pnas.1721610115

前景广阔:工程乳酸菌用于疾病治疗(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IF:9.294]

① 乳酸菌是理想的活菌治疗剂,经基因工程改造,可作为给药载体,还有助于恢复菌群稳态;② 乳酸菌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较成熟,有一系列表达系统和基因组编辑工具;③ 工程乳酸菌可在环境信号(如肠道内的生理/病理信号)刺激下,表达特定产物(酶、细胞因子、抗菌肽、激素、抗体等)以实现诊断和治疗目的;④ 基于工程乳酸菌的疗法大多处于研发阶段,但前景广阔,可用于疫苗载体、清除病原体、调节免疫缓解炎症疾病、改善糖尿病、小肠给药等。

Synthetic biology in probiotic lactic acid bacteria: At the frontier of living therapeutics

03-15  DOI: 10.1016/j.copbio.2018.01.028

酸樱桃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IF:4.518]

① 酸樱桃浓缩果汁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黄酮、绿原酸及新绿原酸;② 在体外,酸樱桃可通过提供多糖增加拟杆菌属的数量,但其益生元效应可能是由于含有的绿原酸促进了双歧杆菌属的生长;③ 纳入10名健康志愿者,每天摄入8盎司酸樱桃果汁,持续5天;④ 根据初始拟杆菌属水平的不同,受试者对酸樱桃的反应可分为两组;⑤ 高拟杆菌属个体的拟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减少,毛螺菌科、瘤胃球菌属、Collinsella增加,低拟杆菌属个体的菌群变化则相反。

Impact of tart cherries polyphenols o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and phenolic metabolites in vitro and in vivo

04-07  DOI: 10.1016/j.jnutbio.2018.04.001

口服乳杆菌/乳铁蛋白混合剂用于改善阴道健康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IF:2.09]

① 评估口服某产品(嗜酸乳杆菌GLA-14、鼠李糖乳杆菌HN001、牛乳铁蛋白的混合胶囊)对阴道健康的影响;② 进行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纳入40名有阴道炎症状的受试者;③ 相较于安慰剂组,口服混合胶囊15天显著增加了胶囊所含的两种菌株在阴道内的定殖;④ 伴随Nugent评分正常化(均值由5.09降到2.90)、瘙痒和阴道分泌物症状的改善;⑤ 口服乳杆菌/乳铁蛋白混合物或可治疗阴道菌群失调,未来需研究该方法是否适用于阴道感染。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n oral lactobacilli and lactoferrin complex in women with intermediate vaginal microbiota

04-10  DOI: 10.1007/s00404-018-4771-z

上交医学院:胰头癌患者十二直肠粘膜菌群的变化

Pancreatology[IF:2.724]

① 选取14名胰头癌患者及14名健康对照,分析十二直肠粘膜菌群的组成差异,并比较血浆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IL-6的水平;② 患者的血浆中,CRP及IL-6的水平显著升高,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增加,并表现出包括绒毛异常、固有层中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粘膜变化;③ 不动杆菌属、Aquabacterium、Oceanobacillus、拉恩氏菌属、Massilia、代尔夫特菌属、异常球菌属、鞘脂菌属在患者的十二直肠菌群中丰度更高。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uodenal bacterial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head cancer vs. healthy controls

04-06  DOI: 10.1016/j.pan.2018.03.005

暨南大学:乳杆菌+双歧杆菌可缓解大鼠肥胖和炎症

Inflammopharmacology[IF:2.59]

①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FD)和HFD+益生菌组(每日0.6g/kg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剂),干预16周;② HFD可诱导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相比HFD组,益生菌组可延缓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③ 大鼠体重、血清FFA、TG、ALT、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④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Gpr109a的表达显著降低,丁酸水平显著增加;⑤ 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中,益生菌复合剂通过Gpr109a和丁酸可抑制系统性肥胖和炎症。

Probiotic mixture of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alleviates systemic adiposity and inflamma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rats through Gpr109a and the commensal metabolite butyrate

04-10  DOI: 10.1007/s10787-018-0479-8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小肠君,mildbreeze,女巫,沈志勋,this little piggy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19 婴儿建立健康的菌群,顺序和时机可能很重要

0418 靶向肠道菌群治疗代谢疾病

0417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0416 时间治愈伤口,改造的乳酸菌让伤口愈合得更快

0415 大肠癌诊断:不同人群中存在共同的菌群标记物吗?

0414 消化道癌症:近期临床和基础研究干货小汇总

0413 细菌间也有社交:营养交换如何塑造菌群结构?

0412 Cell子刊封面:林圣彩等揭示调控小肠脂肪吸收的新机制

0411 人体菌群研究:向机制和应用迈进

0410 口腔菌群:人体健康的另一面镜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29795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