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婴儿建立健康的菌群,顺序和时机可能很
婴儿建立健康的菌群,顺序和时机可能很重要
今天是第719期日报。
Nature Reviews:菌群建立也有“先入为主”?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3.678]
① 菌群扩散、分化、漂变和选择这4个生态过程驱动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② 优先效应指的是,菌群扩散进入肠道的时间和顺序,会改变其余3个生态过程对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或对宿主健康带来长期影响;③ 优先效应受地域性菌群集的影响,后者由大量地方性菌种组成,包括宿主相关和其他菌群;④ 今后的研究需将菌群扩散的顺序和时间作为变量,引入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分析;⑤ 若菌群扩散的顺序不可知,应当记录与菌群变化相关的环境变量。
Role of priority effects in the early-life assembly of the gut microbiota
01-24 DOI: 10.1038/nrgastro.2017.173
Nature Reviews:镇痛药物滥用引发胃肠道副作用(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3.678]
① 处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遍布全球,该类药物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增加,但缺乏证据证明该类药物对治疗慢性腹痛的有效性;② 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有毒副作用,包括引发便秘和成瘾性腹痛;③ 已有许多药物或非药物替代疗法有望治疗腹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确证何种方法最适合治疗胃肠道紊乱病人的腹部疼痛 ;④ 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需要有效的监管理机制防止药物滥用,持续的临床记录来评估用药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药物成瘾的措施。
Opioid misuse in gastroenterology and non-opioid management of abdominal pain
03-01 DOI: 10.1038/nrgastro.2017.141
Lancet子刊: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并不优于术后化疗
The Lancet Oncology[IF:33.9]
① 788名可切除胃癌或胃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术前接受化疗,一组在术后接受化疗,另一组在术后接受放化疗;② 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3个月,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 在术后治疗期间,化疗组的3级/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9%,放化疗组的3级/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4%;④ 结论:相比于术后化疗,术后的放化疗并未提升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⑤ 2组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均较差,因此应优化术前的治疗策略。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 and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CRITICS): an international,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04-09 DOI: 10.1016/S1470-2045(18)30132-3
Lancet子刊:应重点关注胃癌的术前治疗
The Lancet Oncology[IF:33.9]
① CRITICS临床试验纳入近800名胃癌患者,在高水平的手术和放疗质量管理下,比较术后化疗/放化疗;② 术前化疗且手术充分的患者,术后放化疗不优于单纯术后化疗,OS、无事件生存期和局部控制率无差异,两组均仅有半数患者完成计划的术后治疗;③ 术前化疗、病理疗效欠佳,应改为术后放化疗还是继续术后化疗,需结合最佳的围手术期化疗方案综合考虑研究;④ 胃癌放化疗研究的主要方向应为术前治疗,与术后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和临床优势。
A CRITICal period for chemoradi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04-09 DOI: 10.1016/S1470-2045(18)30153-0
用宏基因组测序鉴定人工关节感染中的病原体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IF:8.216]
① 测试从408份臀部及膝盖的人工关节中获得的液体样本,包括213份感染样本及195份未感染样本;② 在115份培养阳性的样本中,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可在其中109份(94.8%)中鉴定出已知病原体;③ 在98份培养阴性的样本中,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可在其中43份(43.9%)中鉴定出新的潜在病原体;④ 在195份未感染样本中,宏基因组测序方法仅在7份(3.6%)中鉴定出微生物;⑤ 宏基因组测序是用于检测人工关节感染中的病原体的有力手段。
Identification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athogens Using a Shotgun Metagenomics Approach
04-10 DOI: 10.1093/cid/ciy303
可重复的提取分析人粪便噬菌体组的实验流程
Microbiome[IF:8.496]
① 开发一种简单、可重复的低成本方法提取人粪便样本中的病毒核酸,可用于高通量测序分析;② 具体步骤为:用SM缓冲液制成粪便匀浆,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及较大的颗粒,随后用氯化钠/PEG8000将病毒及核酸进行沉淀;③ 氯仿抽提后,使用DNA酶及RNA酶除去游离的核酸,获得病毒颗粒富集后的样本,最后用试剂盒提取病毒核酸;④ 储存于4度或室温对粪便噬菌体组有适度影响,多次冻融对粪便噬菌体组的影响较小,操作者的因素对粪便噬菌体组的影响较大。
Reproducible protocols for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human faecal phageomes
04-10 DOI: 10.1186/s40168-018-0446-z
Immunity:NLRP6对多样性高的菌群有影响
Immunity[IF:22.845]
① 菌群研究中可重复性是一大挑战;② 早期研究表明NLRP6炎性体缺陷与菌群失调相关,加剧了肠道炎症和代谢紊乱;③ 后续研究为排除饲养因素的影响,使用同窝小鼠作为对照,但结论不一;④ 在无法重现“NLRP6影响菌群”的实验中,可能小鼠菌群多样性较低或缺乏触发菌群失调的“导火索”菌,Galvez等人的研究支持这一点;⑤ 应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无菌小鼠中,进行自发或粪菌移植诱导的菌群重建,判断宿主基因对菌群的影响,以验证同窝小鼠研究的结论。
NLRP6 and Dysbiosis: Avoiding the Luring Attraction of Over-Simplification
04-17 DOI: 10.1016/j.immuni.2018.04.002
Immunity:Nlrp6炎性小体对菌群的影响缺少普适性
Immunity[IF:22.845]
① 菌群受多种因素调节,用小鼠研究菌群需仔细控制实验变量,如同窝(littermate)对照;② 几项用同窝小鼠对照的研究表明,Nlrp6或炎性体对菌群的影响缺少普适性;③ 特定菌群环境可能影响Nlrp6对菌群的作用,但这种特定菌群环境得出的结论是否有生理意义并不清楚;④ 用菌群移植分析宿主基因对菌群的影响可能用处有限,应加入同窝小鼠对照以尽量排除干扰因素;⑤ 如在亲代+/-小鼠中定殖特定菌群,分析子代+/+和-/-小鼠断奶分笼后的菌群差异。
Defining the Impact of Host Genotypes on Microbiota Composition Requires Meticulous Control of Experimental Variables
04-17 DOI: 10.1016/j.immuni.2018.04.001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小肠君,沈志勋,花开,mildbreeze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17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0416 时间治愈伤口,改造的乳酸菌让伤口愈合得更快
0415 大肠癌诊断:不同人群中存在共同的菌群标记物吗?
0414 消化道癌症:近期临床和基础研究干货小汇总
0413 细菌间也有社交:营养交换如何塑造菌群结构?
0412 Cell子刊封面:林圣彩等揭示调控小肠脂肪吸收的新机制
0411 人体菌群研究:向机制和应用迈进
0410 口腔菌群:人体健康的另一面镜子
0409 蔡军等再发高分文,阜外引领心血管相关菌群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