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息肉与癌变之间,或许只隔了一个“检查”的距离
息肉与癌变之间,或许只隔了一个“检查”的距离
免费咨询热线:
某公司高管张先生五年前出现便血症状,便开始担心自己患了直肠癌。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后发现有3枚乙状结肠息肉,其中较大的一颗直径约3cm。经镜下手术切除,病理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
术后医生一再叮嘱他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张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再未出现便血症状,就“顺理成章”地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一次也没来医院复查。
五年后,张先生再次出现了便血、腹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息肉不但复发且已经部分癌变!
所幸还算发现及时,张先生进行了手术治疗,过程顺利,目前已经出院。
情况与张先生类似的患者还有很多:出现便血症状时担心,不便血了就忽视复查。这样是很危险的!
虽然息肉被切除,但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同样的“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肠道息肉一般要到80岁后才会逐渐停止生长。除了肥胖、高血脂人群之外,有息肉遗传家族史的人也更容易复发,所以术后的定期复查极为重要。
具体复查频次应遵从医嘱,根据临床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因素来决定。
词条:大肠息肉
01
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医学上定义为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病变。
02
一类为非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
03
80%-95%的大肠癌是该息肉慢慢演变而来,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
04
及时切除息肉能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
腺瘤性息肉的发病原因
????
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的症状及筛查
????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不能单靠症状判断,还得依赖肠镜检查。
比你想象中要“重要”得多的肠镜检查
无论性别、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从50岁必须开始做结肠镜检查,以筛查结直肠癌。
对于一些有肠炎性疾病史;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史;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来说,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结语
出现排便异常不可忽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此外,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害羞、怕麻烦等理由拒绝结肠镜检查,一时的不在意很可能让你错失“自查自救”的好机会!
关于我们:如果您还有疑问与困扰,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在线咨询,将有专人为您解答,还可以发送“姓名+联系方式”,直接在线预约挂号。